专访百度宋健 | AIGC催生新“超级个体”
编辑 / James;采访 / 知行
【资料图】
在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下,首批通过备案的国产大模型名单8月底出炉,百度文心一言位列其中,并率先面向全社会开放。对于拥有相关研发实力,且最早布局的百度而言,这并不让人意外。
和搜索、文库、网盘等一样,百度App、百家号、度加剪辑App、黄油相机App、百度知道等百度内容生态产品矩阵,也是百度研发的AIGC技术的受益者。不少创作者已经开始采用这些新技术,以更高的效率生成了更丰富的内容。
百度内容生态矩阵近期推出了一系列AI工具,旨在降低内容创作的门槛。从3月的百度内容生态共生大会,到5月的百度“万象大会”,百度高调展示内容生态,开启多轮补贴计划扶持创作者,其“AIGC+内容”的最新动态和价值特征逐步清晰。
这次AI对创作者平台的全面改造,已经在为百度及其创作者群体带来更多的商业化成果和流量增长,不过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,包括如何平衡AI辅助决策和营销内容,以及如何保持内容的准确与合规。
就此,娱乐资本论·视智未来对百度内容生态平台总经理宋健进行了专访。
VOL.1 百度AI创作工具好用吗?
本次百度内容生态矩阵最新发布的AIGC工具“六大件”包含AI笔记、AI成片、AI作画、AI BOT、AI写作、AI数字人。这些工具能够轻易地将简短的关键词扩充为完整的文章或视频内容。
娱乐资本论·视智未来简单尝试了一下,这些工具将我们输入的三个关键词变成了500个字的脚本。宋健表示,他们在设计这些工具时,特别注意了视频不同于图文内容的特性。
“我们充分考虑了视频的容量和时长。一个视频的容量比文章要低。我们现在在做视频的容量和时长的时候,基本上是在500字之内,考虑把一个事情能够讲清楚,并有精准的素材匹配。”
宋健指出,利用AI可以将创作周期缩短至原来的1/3,一条热点内容甚至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从创意到成片并发布出来,这提高了创作者的产出效率。同时,这也可以使得他有时间创作更多的内容。
针对是否专为B端(商业用户)设计的问题,宋健说, 百度的AI创作工具已经对多家MCN开放体验。 “这些工具主要用于帮助广告主制作物料,因为他们需要批量测试不同物料的效果。”
同时,百度也正在优化专门针对职业人士如律师和医生的工具,例如“问一问”,在监管要求专业人士发布自媒体内容应该与资质绑定的大背景下,该功能体现了以专业背景提供专业咨询服务的特色。
“比如,如果你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并发表了一篇文章,用户可以通过‘问一问’预约10分钟的咨询时间。这实际上是一种前向付费的方式,用户可以支付一定费用获得专业咨询。”
他还强调,AI时代对平台的合规要求也变得更高,这对于像百度这样的大公司实际上是更有利的。
在百度内容生态矩阵里,AI已经逐渐成为内容创作的新“作者”。资料显示, 截止今年 5 月份,AIGC创作工具已服务45万创作者,生成超过700万篇内容,累计播放量达到200亿次。
随着文心一言平台的全面开放,百度计划推出更多AI原生应用和服务。这些服务计划在10月发布更多相关信息。
“技术迭代的速度非常快,这对于内容规模的增长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。”宋健认为,与上一代移动互联网从PGC(少数专家创造内容)到UGC(用户创造内容)相比,AIGC带来的交互方式将有很大的变化,与作者的合作方式也会有所调整。
宋健认为:“目前,我觉得内容从业者的数量也就两三千万甚至更少,但是AIGC之后的时代,创作者的群体还会放大,我自己感觉会破亿。”
VOL.2 这些工具如何帮助创作者?
如今,内容创作者有多重平台可供选择,在小红书或抖音等热门平台让作者们趋之若鹜时,百度的平台有什么特性和吸引力?
宋健说,百度的产品矩阵非常强大,包括百度APP、百度地图等,为作者提供了更广泛的覆盖面。 百度在众多垂直领域都有很大的流量,并且一直在增长。
“我们有搜索和信息流两个功能。搜索是用户带着强烈的需求来的。我们的结果页会呈现作者的内容,可能是动态、图片、长文或视频。它不一定来自其他网页抓取,而是原生上传的信息内容。我们还希望将搜索的信号传递到信息流中,因为用户经常搜索,他们也会观看相关内容。”
更值得一提的是,百度更接近用户的决策过程。 当用户在百度搜索时,他们通常已经做好购买决策。百度的用户画像中,在某些垂直领域如教育、健康和旅游中有明显优势。
百度移动生态覆盖超过10亿用户。百度App月活6.77亿,体量很大。2022年Q4百度移动端搜索查询次数和信息流分发量也实现了同比两位数增长。
最近,百度App的入口变成了“智选首页”,能更快速直达信息流、视频、小说等内容。百度搜索全量开放了“AI伙伴”智能问答助手,以内测多时的文心一言为基础,具备语音对话和权威引用等多项功能。
对于内容创作者,百度搜索成为一个重要的流量来源。《百度创作者商业价值报告》显示,2022年,百度平台上的创作者数量超过600万,其中万粉以上的创作者数量增长了29%。
而在长势喜人的流量数字之外,真金白银的收益恐怕更为创作者所重视。
上述报告显示,71.5%的用户会使用百度的搜索功能进行消费决策。至2023年第一季度,决策型内容的搜索热度同比增长了102%和63%。百度移动生态目前已贡献了166亿的核心在线营销收入。
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,百度创作者通过多种渠道实现了收入规模提升397%,其中商单收入同比提升了1372%。贵州习酒等品牌和广告主都开始使用百度AIGC技术生成物料,助力营销投放。
百度数据显示,在“AI助理团”等工具的帮助下,与此前相比,创作者在多元变现总收益方面增长了4.3倍,其中达到万元收入的作者数量也增加了1.5倍,商单收入同比增长高达1241%。
宋健对娱乐资本论·视智未来表示:“百家号部分是流量分润,只要你有流量,我们就会给你分钱。这对于新作者和小白尾部非常友好。我们的商单增速非常快,电商的增速也是。近期百度的电商收入增长了500%,商单收入增长了12倍。这主要是通过作者通过带货的方式赚取的。”
图片来源:《2023百度创作者商业价值报告》
其中,一些具体的应用案例引人注目。清华大学的博士生 @毕导 用AI笔记功能写下100首诗歌,纪念他的校园生活。外卖小哥 @葛较瘦 短短几分钟内制作出了一段40秒的情感短视频,进一步提升了内容创作效率和收益。
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,AIGC时代带来了全新的流量变现方式。 目前,最常见的流量变现方式有电商带货、赞赏、付费专栏、付费订阅、问一问和商单六种类型。
拥有200多万粉丝的旅行达人 @自由公路FREEROAD 凭借AI创作内容获得了很多广告主的青睐。资深心理咨询师、家庭育儿专家 @果姨妈育儿 借助百度“搜+推”双引擎分发技术更准地找到目标用户,提高付费专栏的订阅率。
在万象大会上,百度推出了“AI共创计划”,旨在全面扶持内容生产、分发、商业变现等多个维度的创作者。目前,所长林超、毕导、南翔不爱吃饭等百度创作者都已经加入百度AI共创计划。
宋健说,具体来说,百度会通过平台任务等方式,将品牌和客户的需求告知创作者,建议作者制作某些内容,因为这部分的流量增长很快。据预测,未来一年内,通过该计划扶持的10万名创作者,变现的总收入将超过30亿。
VOL.3 创作者如何与AI赋能相适应?
眼下视频创作已经相当“卷”,这一部分原因是做新的账号和变现在早期非常容易,有成功案例作为榜样,激励大量普通人进场。事实上,即使在普通的县城,人们也热衷于使用抖音和快手,比发朋友圈还要勤快。
宋健观察到,创作门槛的降低已经催生了不少使用AIGC等先进技术,在各自领域里表现出色的人。“比如,有些人在餐饮领域使用AI制作物料,效率远超其他人。这种使用技术的‘超级个体’,已经开始崭露头角。”
这种判断与娱乐资本论之前提出的未来预测不谋而合。宋健认为新的“超级个体”可能来源于几种人:
1.外卖小哥、宝妈这种普通人,他可能想实时视频创作,然后能够通过视频赚点钱。
2.有专业知识的行家,如医生、老师、律师,他们可能不擅长视频创作,现在可以快速分享自己的知识。
3.媒体人,他们可以把文字变成视频、音频、图片等多种题材。
特别是,“媒体已经用得很成熟了。我们还看到一些头部作者会用这套工具来提反对意见,看有没有更好的写法,这个逻辑框架有没有问题。这其实也是一种扩展他的思考和创意。我觉得我们的这套工具,我们希望能支持到这种力度。”
面对这样的行业现状,未来的创作者要如何在这个领域中脱颖而出?
宋健认为, 首先,AI可以为那些有经营意愿,但缺乏内容创作基础的人提供帮助。 对于那些已经是内容创作者的人,AI可以帮助他们更广泛地尝试不同的内容形式,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。
他还预见到,由于AI能降低技术门槛,未来在内容创作中的竞争格局也会转变。“在上一波中,颜值高和技巧强的人可能更有优势,但这一波AI将降低技巧的门槛,对创意和想象力的要求会更高。”
图片来源:《2023百度创作者商业价值报告》
宋健认为, 未来的创作者和内容将更趋向于知识性和理性,而AI技术将是促成这一转变的重要力量。 他为娱乐资本论·视智未来的读者们,讲述了目前百度内容生态下,一些比较通用的、平台希望和引导的内容规则:
在我们平台,两三分钟的内容比较受欢迎。 太短的内容适合才艺展示,如一分钟或30秒,难以清晰刻画信息。我们希望内容能更长一些,如5分钟,以避免信息片面或断章取义。 但由于用户习惯已形成,他们的耐心较短。 所以,我们正在制作一些历史系列内容,尽管这与当前大家都喜欢看短时效内容有冲突,但我们会特意推广。 例如,抖音和快手的内容生命周期很短,但YouTube经常分发多年前的内容。我们需要 为用户提供长线内容。 唐朝的历史,每一代皇帝的政策和整体关系,这些内容用户可以反复消费。 AI适合处理新知识,而不是情绪。 当前的短视频中,情绪内容较多,知识内容较少,这是我们想解决的问题。对于情绪内容,我们希望能够有所作为。 我们支持你使用AI工具,但我们会管理结果。 如果是假新闻、恶意使用,或者没有进行人工编辑就批量生成上线,我们都会进行惩罚。我们不会因为你使用工具就惩罚你,而是看你的结果。我们现在也在优化我们的模型,可以识别内容是否由AI生成,准确率达到80-90%。随着AI的广泛应用,可能会有大量同质或低质量的内容出现。但宋健觉得,业界应该相信平台的筛选能力是随着内容供给能力同步进化的。
“当直播刚开始时,许多内容都是简单、无聊的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内容的质量也在逐渐提高。当时的供给量很大,也存在很多低质量内容。但平台的进化效率很高,逐渐专业化。如今,短视频每天的产量可能超过一亿条,但大部分人能看到的也只有几万或几十万条。规模会带来质量的进化,平台最终会与作者形成一个平衡。如果内容低质,分发不出去,自然就没有创作的动力。”